非瘟疫情顛覆了整個養豬行業,導致存欄大幅下降,豬價保持高位運行。豬場復養,恢復養豬產能已是行業的迫切要求,也是政府和民生的共同訴求!如何避免“復養”重蹈“非瘟”的災難覆轍?某種意義上,欄舍的清洗消毒對復養成功起著關鍵作用。清洗消毒不徹底,非洲豬瘟病毒始終存在于豬場,盲目進行復養會有再次發病的風險,巨大的經濟損失以及對養殖戶信心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,因此清洗消毒工作需要引起復養豬場的高度重視。著重介紹欄舍清洗消毒工作,以助力復養成功。
準備工作
建一個消毒池,在消毒池周圍道路每天用火堿消毒,隨消毒池中溶液顏色變化,及時更換消毒液。
第一步 清空
清空舍內糞便、污物和所有不再使用的物品,放于固定地點進行深埋處理,深埋后上面撒上生石灰超出3cm,填土后整個區域再用燒堿潑澆。
第二步 拆卸
將舍內所有可拆卸的設備,如豬欄、燈、手推車、刮糞板、食槽、飲水器等移至舍外清洗,然后放入消毒液中浸泡24小時,之后撈出來放置舍外晾曬(充分利用紫外線燈照射)。
第三步 清掃
清掃舍內可人工去除的污物、塵泥、蜘蛛網等,以獲得最佳的清洗效果。
第四步 清洗
用高壓清洗水槍使用65℃以上的熱水或消毒液對欄舍徹底的沖洗,尤其是要做好欄位底部及糞溝的清洗,及時排出糞溝的污水,并對所有的通風設備,如水簾、風扇等的清洗消毒、干燥。直接用常溫清水沖洗,會導致未消毒徹底的病毒從縫隙中沖出污染欄舍人員,再由人員傳播到另外的豬舍。
第五步 干燥
讓豬舍充分的干燥,非瘟病毒在干燥的條件下很快失活。
第六步 消毒
使用消毒液稀釋后均勻對舍內過道、地面、墻壁及污水溝泡沫消毒。然后密閉使用煙熏祛瘟神熏蒸消毒。打開水線,徹底排盡管線中的水,管線中充滿清洗液后,立即關閉出水口處的閥門,并保持清洗液在管線內作用12小時以上;浸泡結束后將該部份的廢水排出,并用清水再次沖洗管線一次,防止脫落的生物膜或黏液被豬只飲用而出現腹瀉。
復養場推薦使用3次消洗法(清洗—消毒—干燥—再清洗—再消毒—再干燥—第3次清洗—第3次消毒—第3次干燥),可有效避免欄舍環境中病毒進入污道造成再次污染。
第七步 封存
豬舍消毒后,生產區一定貼上封條,防止再次污染。
第八步 檢測
豬舍在完成清洗消毒后,對場區內多點采樣(水線、欄桿、排風扇、糞溝、路面等)送檢專業機構PCR檢測非洲豬瘟病毒,檢測全為陰性,說明清洗消毒合格。